上周六晚上,给稻草人内部做了一场分享,主题是关于体验设计的思考。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:1.个人如何完成「职场人」向「驴友」的角色转变?
2.通过何种形式,组织方可以得到他人的信任?
3.驴友之间如何才能从个体变成团体?
如果你也经常策划培训、活动,不妨可以看看整套逻辑,说不定下一次也可以用到。大家好,我是曹将,今天很高兴能与「稻草人」的小伙伴,分享关于一段关于旅程的思考。我是曹将,读书阶段写过一本书,叫做《PPT炼成记》,卖了 10 万册,这直接导致很多人以为我是专门做 PPT 的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我的履历很复杂,本科学的是统计和金融,研究生学的是营销,毕业后前四年是做企业战略研究相关的工作,现在则是做培训项目的设计。
好,我们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:这次旅行,给我带来了怎样的思考。01 一次情感升级的体验
有了收入后,只要是假期,基本上都会参加旅行。而且,基本都会报团。如果自己去设计线路,就一定要细化到每天行程紧凑地密不透风。这很累,所以还是把这个纠结的过程交给旅行社吧。那么,跟过 10 多次团后,我最大的感受就是:恩,我和目的地有了互动,也跟一两个小伙伴有了交流,最后留下了一些照片,发了朋友圈,还算是比较 OK 的旅程。我是 8 月份参加的稻草人「梦幻甘南」的线路。在结束以后,我发现除了以前的团都有的那些内容外,还有三个差异点:1.我竟然能记住 19 个团友和领队的昵称,和他们大概的画像。如果简单来说,那就是:我不仅有与景色的互动,也有与驴友的互动。毕竟,风景在后期越来越平淡,感情在后期越来越浓厚,两者一并,让整个旅程有目的地的惊喜、也有人情间的温度。所以,今天我主要就如何达成情感升级,来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。02 情感升级的多个维度
2.1 角色隔离:重塑新生
对大多数人来说,从工作的场景来到旅程中,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实现角色的转换。如果不完成这个步骤,人就很难把自己打开,继而难以跟他人和环境实现深层次的互动。如何来完成这个转变呢?包括三个步骤:物理隔离、心理隔离和接纳固化。/ 01 / 物理隔离
人在原有场景下,有不同的角色,戴着不同的面具,久而久之,自然就会以标准化的表情面对他人。比如一个人做领导做久了,语气很容易就夹杂着命令口吻。物理隔离的好处是,让人离开原有的舒适圈,松动了面具,有机会看到面具背后的其他模样。其实在企业里也是如此。如果想要让一群人能投入到培训,或者要完成一个创新课题,第一步就是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,去一个不一样的地方,这样才能放下一些既有身份和既有观点。/ 02 / 心理隔离
当面具有所松动后,下一步就是从心理层面来将面具彻底脱掉。这时候便可以借助两方面的力量:组织者的「引导力」和来自小伙伴的「同伴力」。组织者通过设计一系列活动,让大家有意识地脱下原有的面具。比如,在旅途刚开始,领队就让大家进行自我介绍,且强调只能使用「昵称」,这便从心理层面暗示大家,要使用新的身份开始旅程。如果只有组织者的号召,他人或许还会有抵触,或者部分会害羞。这时候,就需要借助同伴的力量。某领导为了让几位老员工认识错误,组织了一场「自我批评会」。在会上,他先坦白自己的缺点,然后让其他人也一起坦白。在这之前,他已经与部分的员工沟通,保证他们现场会主动发言。于是,其他人看大家都做了自我批评,也不好意思不参与。做自我介绍时,她先开始,然后有意识地引出下一个团友。这个团友有意思了,他之前参加过稻草人的旅行,所以非常主动地接力,如此便创造了「勇气」。再往下便顺利了。/ 03 / 接纳固化
当人刚脱下面具时,面具还在旁边,想拿回来轻而易举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「重复」。这是广告经常采用的招数,通过简单的重复,让大家对某个事物留下深刻印象。在本次稻草人旅行中,领队六日使用的破冰游戏便暗藏了这个方法。在一轮里,每个人的昵称会出现两次:自己那和别人那。2.2 第一印象:突破阈值
这非常重要。因为如果团员对领队形成了「不专业」「不体贴」的印象,之后的旅程则更多是排斥和挑战,而非融入。这里要提一个「聚光灯效应」:当感觉某个人很好时,会不断地找到论据来证明它好;反之,则会寻找论据证明它差。所以,需要在前期创造接触点,保证他人能够感知到好的地方。在传播学上,有一个概念是「阈值」,认为五感只有超过人的某个接受度后,才能被人发现。例如,在街头,普通路人不会被我们注意到,但如果他很帅或很美,则会被我们关注。因为他的长相超过了我们接受的阈值。首先,物料上要尽可能有差异化。这种差异化,有三种情况:1.更美。这个好理解,美在体验设计中是最重要的一环。例如衣服,好不好看能马上被辨别。2.更有特点。这种特点,可以物理层面,比如锤子手机,在扁平化为趋势的当下,仍然坚持拟物化设计;也可以是情感层面,比如稻草人每个「放牌」,都有一个故事。3.更多。如果说没有前两个特点,那就可以从数量上取胜。这是很多淘宝店的做法,一大堆赠品,很容易就吸引到他人的注意。其次,情感上尽可能有差异化。人和人的接触,始终是情感导向。那么,旅程的开始,如何让人更容易被接受?
1.亲和动机要强。这是动机维度,也就是「意愿」维度。它看待的是这人愿不愿意与他人建立连接,是不是有很强的意愿去接纳他人并融入团体。2.能够建立连接。这是能力维度。比如这人能够通过语音语调感染他人,比如他不惧怕当众表达,又比如他能发现他人情绪的变化。
人的维度需要建立「任职资格」,并通过「招聘」和「培训」来完善。例如,领队在回酒店中,发现了一家水果店,便想到了买一个西瓜,分给大家吃。——这就是亲和动机。然后在破冰的过程中,有人迟到,她能感知到其他人有点等得不耐烦,于是说 5 分钟后即使还有人没来,也正常开始。——这是能力维度。2.3 从个人感到团队感:创造羁绊
刚才的内容,讨论的是「旧我」与「新我」,「个人」与「领队」之间的关系。
第一,需要有仪式感。
肯定有朋友会说,第一晚的游戏不就完成了这一项了吗?在给出答案前,我们类比一个更经常遇到的场景:和陌生人加微信。
1.如果他发来的好友申请写的是「我是三月的风」。你会加吗?
2.加了以后,如果他没有自我介绍,之后也没有更多的发言,你会觉得他有诚意吗?
3.如果你进入到他的朋友圈,发现把你屏蔽了,你会觉得他有诚意吗?
1.他发来的好友申请是「稻草人-领队-六日」。
2.加完后,他发来的第一条信息是:你好,我是稻草人领队六日,负责本次旅程。如果有任何需要,请随时联系我,电话是……
3.然后她的头像就是自己的真实照片。
4.进入朋友圈,看到了她的日常,有照片,也有一些公司的宣传。
在这次旅程中,六日的操作是,让大家第一天在车上进行自我介绍,但固定了版式:1.昵称
2.职业
3.与这条线的缘分
4.在群里发自己的照片
其中,「在群里发自己的照片」这一个步非常有意思——因为它很有仪式感。是特别的场合!比如办护照,比如报名,比如发朋友圈。而将照片发给他人的时候,其实也是在暗示,这群人对我很重要。而在第二天,稻草人还安排了一个「隐性」自我介绍,那就是:创建歌单。它从侧面上,让每个人向他人呈现自己的「音乐喜好」。一旦某人发现另一个人与自己喜欢同一个歌手,便会天然地建立起好感。六日也说过,之前有两位团员因为发送了同一首歌,互相产生了好感,并建立起特别的关系。——这也是一个论证。第二,要有互动感,最好共同经历磨难。
互动的方式有很多类:有的是点头,有的是并肩,有的是搀扶,有的是共创。
我喜欢将磨难比做妖怪,而我们是村民。一旦妖怪过来,村民们必须要拧成一股绳,同仇敌忾。在同患难的过程中,大家会不自然地忽视掉一些传统的束缚:比如身体接触,比如弄脏衣服,比如从来都没有的背起他人、负重前行。这些对自我的突破,都是为了他人,为了集体。他人能感受到,自然加深了情谊。例如在本次旅程中,有一段要爬坡。大家必须有人先上大路,有人在后面支撑,然后一个个人爬上去。在这样的接触中,大家认同了集体,融入了团队。对于创始人来说,需要与高管团队建立起足够的信任,这是制定决策的重要基础。在走戈壁的艰难困苦中,人和人一起经历磨难,互帮互助,能在更底层建立起牢固的羁绊。这层羁绊,会让他们在决策时,考虑到「战友情」,打破部门墙,抛弃掉本位意识。第三,要有使命感,让团队有更高的目标。
使命的另一头是任务,前者站位更高,更加注重精神升华;后者则聚焦在具体的事务上,是完成使命的步骤。站在企业的角度,使命感对应的是企业愿景;站在团队的角度,使命感对应的是更高的目标。
可以说:有使命感的集体叫团队,没有使命感的集体叫团伙。在旅程中,设计一些有使命感的事务,可以让大家产生更强的凝聚力。比如在本次旅程中,大家一起做公益,一起为治沙建言献策,都是围绕一个更高的目标(不只是娱乐,而是做善事)而行动。大家感觉自己的行动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,自然会有骄傲感。而这件事是通过大家一起努力完成,也对互相产生了钦佩感。第四,用故事刺激使命感。
就如同一个人突然冲过来让我们支持希望小学,我们肯定会一脸懵逼。但是,当下面这张图出现时,想必大多数朋友的情绪还是会产生一点涟漪。因为我们能从她的眼睛里读到很多信息,是渴望,是辛苦,是可能明天就上不了学,是可能今晚要挨饿……通过软性的方式,让大家代入到一个个具体的情景中,然后产生共鸣和同情,继而触发行动的驱动力。斯大林有句话很有道理:个体的死亡是一场悲剧,而100个人的死亡只是一个统计数字。这符合我们的认知。因为面对一个具体的人时,我们会有代入;但面对一群人时,他们就只是「一群人」。比如支付宝的品牌广告《看见生长》里,没有大篇幅丢数据,说支付宝如何改变他人的生活,而是切入到个体,说出他们与城市、与生长的故事。
《看见生长》-张大爷
30年里,他煮过很多碗葱油拌面。
每一碗,都是方圆几里街坊的共同记忆。
城市里,人来人往。
一碗葱油拌面,留住了城市的味道。
— —
《看见生长》-关女士
她努力做好每一件事,
希望照顾好所有的人。
她相信多一点付出,
总会越来越好。
而这里有千万个她和他,
渐渐成为这座城市的温柔。
— —
《看见生长》-小辉
这是他在剧团的第五年,
陪伴他的,
除了城市的灯火,
还有心里的不放弃。
正是这些典型个体的故事,让我们感受到心脏的微痛感,和他们一起产生情绪起伏。在本次旅程中,最后的治沙研讨会上,放的纪录片和当地人的分享,都是聚焦在个人的故事上,这也符合这个原则。一般来说,故事有两种类型:AAA 模式和 ABT 模式。· AAA 模式,即 and , and ,and 。所有的内容平铺直叙,没有起伏。· ABT 模式,即 and , but , therefore 。在故事中找到转折点,并引导情绪的变化。在分析研讨会上,其实有两个故事,一个是扎琼衣扎的分享,另一个是纪录片介绍他叔叔巴让的故事。之后有跟团友讨论,哪个更打动人,答案多是后者。为什么?而叔叔巴让的故事里,有过选择,有过挫折,也有基于梦想的坚定。同时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,个人的形象更加丰满。例如之前提到的「希望工程」大眼睛姑娘,如果我们换成一个成年男性,带来的冲击力大概率会小很多。又比如在巴让的纪录片里,里面有关于他母亲也参与到治沙的片段。当看到如此年迈的母亲也参与进来,在草原上奔走,一起观看纪录片的女生眼眶多已湿润。一个人的故事优于多个人的故事。
故事要有起伏。
重点挖掘两类人的故事:母亲和孩子。
第五,创造机会让团友交心。
使命感是比较高维度的关系建立方法,但有那么一两次就差不多了。而在日常,我们还有一个方法让大家建立起羁绊,那就是:交心。一旦一个人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,那么他与他人之间那扇门就彻底打开。为了达成这个目标,比较硬性的方法是玩真心话的游戏,对应较好的场景是吃饭时,大家整体放松,通过游戏,发现对方较为隐秘的一面。当然,更好的其实是组织一个小群体,大家讲述自己的故事。比较好的时间是晚上,有一点酒最好,主持人先分享自己的经历,一定要有波澜起伏,其他人则在感染下、在酒精的作用下,也陆续分享。这一次六日还使用了「夸夸群」的做法。在最后回兰州的旅程中,对每位小伙伴分享她对其的观察,也表达了对大家的赞赏。接下来,每个人再分享自己旅程中的感受,也起到了类似的效果。其实在分享的过程中,有三个很容易引起共鸣的故事逻辑:1.感情篇。比如初恋,比如遗失的美好等。这是最没有门槛的故事类型,每个人都会经历,也都容易在这里找到共鸣。2.屌丝逆袭篇。比如经历了大的挫折,以为人生就要到绝境,但最后背水一战,终于走出低谷。这是大部分英雄电影的脚本,真的很容易让人热血沸腾。3.困惑篇。任何人都有困惑,比如职场不得意,家庭不和谐。当把问题抛出来时,也意味着向他人伸出了友好的手,别人握上,给出建议,最后则有了交心的互动。
1.个体层面:角色隔离,完成身份转变。
2.领队层面:突破阈值,形成好的第一印象。
3.团队层面:通过仪式感的介绍、互动、做使命感的事和交心加强羁绊。
03 产品设计的维度
情感线的设计很有意思,所以花的篇幅更长。至于产品逻辑,基本的原理跟成人认识事务的逻辑一致:经历先行,输入在后,最后融为经验。比如要让一个人理解什么是「管理」,最好的方式是先让他管理一个简单的项目,有了体验后,再给出「管理」的定义,这时候他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。至于本次旅程的设计,有两条核心的主线:清真线和藏传佛教线。两条线都有主打的内容。但是,在去对应的景点之前,都会安排去一个相对小一点的目的地。乍一看是没必要,但正是因为有了前期的初步感受,在后续的接触系统性知识时,反而不会太过突兀。04 小感动撬动大满意
它其实对应了很多地方谈到的:如何用小成本带来大收益。「小」要想撬动「大」,支点必须是:意外。必须是让人想不到,这才能带来惊喜。比如一个人去某机构办事,全流程走过来,窗口后的人都是板着个脸,但突然其中有一个对他微笑,那么他肯定会对此人留下很好的印象。你看,这里的「小」仅仅是微笑,「大」则是可能花很多努力都带不来的「高满意度」,中间的支点就是:其他人的冷漠对比出来他的热情。1.某天回到酒店后,大家流了汗,淋了点雨,领队挨着给每个人发姜糖。
2.早上 7 点去拉卜楞寺前,领队给每人分发一个小面包填点肚子。
3.在登上山顶后,领队拿出了香槟庆祝大家的「胜利」。
4.在徒步到达目的地后,领队拿出了小火锅一起庆祝。
· 产品是基础,它保证了我们的旅程有一套逻辑,也就是先有体验再有输入。
· 情感是提升,它让个体打开自己,让个体认同领队,也让个体与个体组成了团体。
这背后,是一系列设计,基于对产品的理解,基于对人性的理解,最后让大家不虚此行。好了,最后的最后,感谢大家能来听这场分享,谢谢大家!- 更多值得一读的文章 -
(点击图片即可跳转文章)